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莒南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为教育固本铸魂。
一是在增强理论修养上下功夫。莒南县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及具体学习内容、载体形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体现学习进阶。其中,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日常教学中,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班级文化的每个角落,如,设置校本、园本课程,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走廊、班级园地增加相关内容宣传,张贴历史文化故事及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无形的熏陶。
二是在增长见识上下功夫。利用春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重大节日,组织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着力引导广大师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各学校积极创新载体形式,以课外实践“红色研学”的形式,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让学生受洗礼、有收获、强信念。下半年,多所学校到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参观研学,学生看图片、读史料、听故事,深刻了解了革命年代全国抗战形势、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走过的辉煌、艰难历程。开展多样化研学实践活动,学生实地体验书法、剪纸、茶艺等项目,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在培养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制定《莒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全县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指导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社团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县中小学校共计成立各类社团1500余个,社团涵盖书法、美术、陶艺、柳编等方面,切实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同时,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唱响红色歌曲、书法大赛活动等,引导中小学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营造健康地成长环境。此外,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历史故事、诗词歌赋等经典文化内容,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