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聚焦建设清廉学校目标任务,坚持严标准、实推进、强保障,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绘就清廉教育底色。
一、党建引领培塑“清明政风”。一是强化组织能力,对全县学校党支部书记集中开展培训,先后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清廉学校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强化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党组织书记上党课、会前说纪、专题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党风党纪、廉洁从教教育,并有序组织2000余名党员教干教师到“兰之净廉洁教育馆”等地接受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强化集中整治,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特别是立足食堂食品安全“小切口”,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校园食堂健康规范运营。
二、浓厚氛围浸润“清净校风”。一是营造清廉文化氛围,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设置清廉文化宣传栏、悬挂清廉标语、开展清廉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二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办学实际、贴近师生群众的清廉文化活动,全县各学校组织开展以清廉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征文、演讲等比赛活动120余场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廉洁意识。三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动员各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清廉文化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如兰陵县第六幼儿园打造了“清风沐园 廉润童心”品牌;兰陵县神山镇中心小学打造了“清风徐来、廉韵满园”品牌;临沂市理工学校创建了“铸廉心,做廉人”品牌等。
三、师德建设涵养“清正教风”。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开展了2次师德警示教育,对202年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及入职宣誓,重点提升师德师风、党纪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素养。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并将其作为教师使用聘任、评价考核的重点内容。为全县每名教师建立了师德档案,扎实开展“双降一升”活动,开展了师德满意度测评,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通过严格考核督查,形成有效震慑,2024年以来,兰陵县涉师德师风工单同比降幅30.38%,群众对师德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规范管理筑造“清新学风”。一是完善内控机制,兰陵县教体局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及办学行为各项制度,加强对学校财务、评先树优、职称评审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学校“小微”权力制约监督,制定修改完善了《加强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学校大宗食材统配价格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了学校规范办学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家校共建活动,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校园开放日、家长到校陪餐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依托临沂市教育局“教育服务一码通”,开展学生家长诉求及建议征集活动,对接到所有家长反映问题,均予以办理,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三是开展学校监督委员会建设试点,为加强对学校校务管理、评优树先、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监督,确保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兰陵县组织开展校监会建设试点工作,校监会成员由全体教职工大会选举3-5名综合素养高、群众威信高的非学校领导班子教师担任,主任由“两代表一委员”担任,目前,该县多所已完成试点建设,校监会工作规范运行,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王飞龙 高伟)